幻域竞界 - 全球网游活动速递站

首页 > 跨区攻略 > 30年历史的小神作《扫雷》为何系统不再自带,原因让微软直呼头疼

30年历史的小神作《扫雷》为何系统不再自带,原因让微软直呼头疼

要说现在游戏的进化与“致敬”,扫雷其实也算是鼻祖之一。在20世纪的70年代,《扫雷》的数字逻辑基础就已经十分受欢迎了,原因是Jerimac Ratliff在1973年推出了一款名为“方块”的游戏,也就是当时的扫雷。后来随着技术发展,在1983年的ZX Spectrum电脑上,又出现了一款名为《Mined-Out》的游戏,主要玩法也是在方格地图中避开地雷搭救人员。所以在《扫雷》上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两个游戏结合的身影。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,人红是非多,在《扫雷》爆火的年代,也出现了一批反抗的声音,那就是“国际禁止地雷运动”(ICBL)。

二战让世界人民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苦难,战胜国都苦不堪言了,战败国自然也好不到哪去。在二战末期,不少国家不同地区都被部署了大量地雷,需要彻底排除地雷成为了各个国家的负担,这其中就包括意大利。从1944年8月到1948年6月,超过1600名人员勘查了十万公顷的土地,清除未爆弹和地雷1300万个。这一行动耗资超过80亿里拉,更是造成了525人受伤,390死亡。

但是地雷作为一种极其不道德的武器,这不仅仅加深了战争影响,更是严重剥夺了老百姓的容身之所。但意大利依旧没有痛定思痛,还是向着各个世界售卖地雷,累计数百万个。于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,一个团体被结合起来组建成了“国际反地雷组织”,并掀起了“国际禁止地雷运动”。意大利作为丢“雷”大国,自然也会遭受到巨大声浪,成为了首要谴责目标。已经顶不住人们呼声的意大利只好早早关闭地雷生产线,老老实实做其他生产。而禁雷活动的组织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

这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《地雷》的发售日期,1990年登上windows平台,1992年免费。好家伙这直接就撞在口上了,一场舆论风波恐怕在所难免。2001年意大利的网民们发起了运动,由ICBW提出微软必须删除《地雷》。对于没有遭受过战争的程序员来说这无疑是不能理解的,但考虑到影响,这却又在情理之中,于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就出现了。在意大利发售的windows系统将不会再出现扫雷,取而代之的是一款名为《花田》的游戏。

其实《花田》跟《扫雷》没有区别,只是将雷更换成了花。而对于没有签署相关协议的大国来说,《扫雷》游戏基本不受到其影响,并且电脑的普及率要远远超过该组织的想象,大部分人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。但windows团队依然会收到不少用户发来的邮件,表示希望能删除扫雷,或者换成不造成反感的游戏。对此微软的用户体验经理也说道,自己已经做出最大努力了,并让律师与政治相关人士提交敏感地区清单。

后来在windows Vista版本中,用户可以在《花田》与《扫雷》中自由切换,但这依旧没能解决问题。相当一部分国家依旧认为《扫雷》深深地刺伤了他们的心,甚至希望用户压根玩不上这个小游戏。于是微软表示很心累,“如果贵国实在无法接受,那以后就彻底删掉这个游戏吧。”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,后续版本的windows基本都看不见《扫雷》了,有需要的用户都只能去应用商店下载,并且也没有了地雷元素。

在这里《扫雷》的故事就结束了,想必很多玩家都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《扫雷》里面竟然也有牵涉如此多的内容,老游条在查看资料的时候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。虽然地雷元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关痛痒,但老游条却觉得这个去除“雷”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,如果它的诞生不是以地雷为主题,那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
为何有人跑农村收“旧手机”?收回去做些什么?看完你就明白了
设置声音和振动